向新而行,共谋新篇!
2025中国国际化工展/上海化工展
2025.9.17-19,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25国际化工展览会(ICIF 2025)创办于1992年,
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三大化工行业机构组织。
为石油化工行业提供从原材料、设备到包装、智造、节能、环保一系列解决方案,为石化企业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保驾护航,为推动行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集中展示全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 来自能源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安全与环保、基础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化学品包装与储运、化工工程与装备、化学品包装与储运、数字化-智能制造、化学试剂与实验室设备等领域的各大供应商齐聚一堂。
展会以“向新而行·共谋新篇”为主题,为石油、能源和化工行业搭建全产业链一站式贸易与服务平台,
1. 能源与石油化工:原油、石脑油、凝析油、轻烃、溶剂油、石蜡及石油产品添加剂,沥青、炼化一体化及大宗石油化工产品等;页岩气、LPG、LNG、油田伴生气、煤层气、焦炉气、煤化工等;氢能及氢能全产业链的技术及产品、化学储能与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相关材料等
2. 化工新材料:有机氟硅材料、工程塑料、改性塑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环氧树脂、高性能树脂、聚氨酯材料、高端聚烯烃材料、航天航空用特殊材料、兵工及特殊环境材料等
3. 基础化学品:无机、有机化学品及原料,钡盐、镁盐、钾盐、硼化合物及硼酸盐、溴化合物、铬盐、氰化物、氟化合物、磷化合物及磷酸盐、硅化合物及硅酸盐等无机酸碱盐、硝酸、硫酸、盐酸、纯碱、烧碱、电石、活性炭、炭黑、钛白粉等
4. 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环境保护技术与设备、固废处理、VOCs、土壤修复、环境工程及综合解决方案等、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监测与应急防控技术与装备、安全防护产品、防爆电气、防爆设备等;石墨设备、防腐涂料、防腐技术及制品等
5 精细化工: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电子化学品、化学试剂、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离子交换树脂、农用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日用化学品及清洁剂、生物化学品、饲料和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添加剂(塑料添加剂、特种添加剂等)、外购/定制合成/委托加工化学品、香精香料、荧光增白剂、油田化学品、助剂、特种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等
6. 化学品包装与储运:
包装:IBC吨桶、塑料桶、PE阀口袋、纸塑复合袋、塑料编织袋、液袋集装箱充气袋、不锈钢容器、塑料托盘、木质托盘、周转箱、瓶盖、标签、清洗系统及包装设备等
储运:化工物流公司、存储设备、储罐设计与工程、仓库、罐区、港口、堆场等
危险品物流技术与装备等
7. 数字化-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包装、物流与仓储、智慧安全、制造过程管理信息化及数据互联互通、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化工园区、绿色创新园区等
8. 化工工程与装备:煤化工、炼化成套工艺工程技术及关键设备、干燥/分离及过滤设备、粉体及筛分设备、流体传动及换热设备、制冷设备、分析及检测、实验室仪器、密封件、化工成套装置、泵、阀、管件等通用设备等
9. 化学试剂与实验室设备
展品范围:
上游:原油、石化原料、基础化工
中下游:高性能纤维、电子化学品、纳米材料
配套:泵阀管道、安全消防设备、环保技术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中国化工企业发展和投资方向在哪里?
一、化工产业的新质生产力与国产替代材料,一直是重点关注的方向
近几年频频提到的化工产业新质生产力,是基于政策推动化工产业转型趋势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集合,包括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COC/COP材料,PEEK材料等高端化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进口依赖度较高、性能优越、应用场景特殊的特点,目前部分相关企业已在积极布局,如万华化学、圣泉集团、国瓷材料等企业,在高端树脂、无人机材料、低空经济用新材料领域,都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平头哥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此类产业将会持续成为化工企业的重点投资方向之一。
中国生物制造、下一代新能源电池材料、固态电池材料、吸附分离材料等技术不断发展和突破,也将带动相关材料的关注度提升和迭代。这一方向,或将也是化工企业对于材料领域进口替代趋势的投资重点。
二、绿色、低碳与循环经济,是未来长远期投资方向
为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的战略目标,再生材料、循环经济或将成为投资热点。政策明确提出到2025年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目标达5万亿元,并且欧盟已通过法规明确PET塑料瓶再生比例要求,国内政策落地后,再生材料的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再生塑料、再生金属等材料在绿色建筑、汽车家电等领域的需求将逐步释放。生物柴油(包括生物船用燃料与生物航煤)在减碳政策推动下,全球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叠加原材料出口增值税退税取消落地,生物柴油企业有望迎来需求增长、原材料供应增多的双向推动。
“零碳园区”试点推进将强化再生材料的产业配套能力。据了解,目前中国已有多个化工园区实现了“零碳园区”,并且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等国企相关单位,都已确定了“零碳园区”的试点工作,相关是实力的民营企业或合资企业,也在积极进行战略布局。零碳绿色是未来化工企业的重要战略方向,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行业所重点投资的方向之一。
三、资源属性产品与高景气产品是行业关注的方向
化工行业是高资源属性行业,有资源优势的企业竞争力会更强。随着中国在新能源赛道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工资源属性正在重新分布,天然气为代表的低碳化石资源未来会是热点领域,而磷、氟、氯、硅等资源随着电池材料的需求扩大,其禀赋也在不断加强,行业投资热度提升。
在化工领域中,具备资源属性的产品有原油、天然气、煤炭、磷矿石、钾肥、有机硅等产品,高景气的可以重点关注制冷剂、生物柴油、精细磷化工、含氟聚合物等。这些领域具有典型资源属性且发展趋势,是化工行业重点投资的方向之一。
四、化工企业出海及全球化布局,是未来长远期发展趋势
中国化工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产品、资本、产能出海等多种形式提升国际竞争力。目前出海的化工产业,包括但不限于产业链靠后的产业,如聚酯生产、轮胎制造、聚氨酯制品加工,以及包括化工产业链中间产品,如饲料添加剂的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基础原料制备工艺等,目前中国在这些领域有较为突出的出海表现。未来中国化工企业的出海,或将扩大至新能源材料制备和加工,大宗化学品生产,“三高两资”项目的海外拓展等领域。
化工装置出海是化工企业提升国际化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对发达国家、技术和资源紧缺以及新建大型项目的地区,装置出海的优势更为明显。在这些地区进行大型炼化项目的建设投资,是中国大型企业出海的重要投资方向。
目前欧洲化工企业面临巨大成本瓶颈,导致其竞争力快速降低,而部分中国企业选择欧洲投资化工项目,如轮胎、聚酯瓶片、化纤、锂电池相关材料、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等,一方面可以扩大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抓住了欧洲化工沦陷可能带来的市场机会,三方面也缓解了国内的供需压力。
五、内需驱动与地产修复相关化工领域,是短期发展方向
在国际竞争日益严峻前提下,中国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内需增长,汽车、家电等重点产品的产销出现显著增长,将会带动相关化学制品及材料需求的扩大。可能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新能源领域的相关材料产品,如下一代锂电池材料产品,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材料产品,以及新能源电池的添加剂产品等。二是依托家电及电器电气发展的垫电子材料,如制冷剂、电子化学品、改性塑料等。
制冷剂市场在政策的持续支持下,其长景气周期被看好,预计2025年HFCs供应将保持紧平衡,刺激消费将推动制冷剂需求。随着原油价格的适度下滑,改性塑料的成本压力将有望减轻,政策促销也使得家庭电器行业的需求趋势向好,从而促进改性塑料的需求稳定增长,汽车轻量化趋势将提振车用改性塑料市场,也是行业重点投资发展的方向之一。
六、加强跨区协同提高竞争力,是中国大部分企业所重点发展的方向
中国不同省份之间发展存在独立性和差异性,跨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化工企业已充分意识到跨区协同的重要性,也在积极推进和加强跨区协同,这也是未来化工企业所投资的重点之一。
比如,山东省未来发展方向在高端、精细、特色、终端方向 “建延补强”,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行业发展和民生领域等需求,超前布局前沿技术。江苏省重点发展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高性能树脂、氟硅材料、新型涂层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和电子化学品等 10 大优势细分领域。浙江省继续扶持高端化工企业,靶向招引强链补链项目,补齐高端树脂等产业短板。广东省围绕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广西省将加强与新能源产业、先进纺织产业和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协同耦合发展。
投资方向,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方向,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择方向,高精尖不一定是好的,适合的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