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ICIF china 2025|上海化工展
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9日
展览时间:9月17日 9:00-17:00
9月18日 9:00-17:00
9月19日 9:00-15:00
地 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经过30多年的成长与发展,国际化工展览会(ICIF)已成为亚洲地区化工行业的顶 级贸易盛会。它为行业内各个领域的制造商与采购商提供了优质的一站式交易平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展示他们zui新的化工产品、设备、技术及解决方案,云集了海内外的专 业买家。
精细化工
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电子化学品、化学试剂、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离子交换树脂、农用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日用化学品及清洁剂、生物化学品、饲料和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添加剂(塑料添加剂、特种添加剂等)、外购/定制合成/委托加工化学品、香精香料、荧光增白剂、油田化学品、助剂、特种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等
化工安全与环保
化工环境保护技术与设备、固废处理、VOCs、土壤修复、环境工程及综合解决方案等、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监测与应急防控技术与装备、安全防护产品、防爆电气、防爆设备等;石墨设备、防腐涂料、防腐技术及制品等
能源与石油化工
原油、石脑油、凝析油、轻烃、溶剂油、石蜡及石油产品添加剂,沥青、炼化一体化及大宗石油化工产品等,页岩气、LPG、LNG、油田伴生气、煤层气、焦炉气、煤化工等;氢能及氢能全产业链的技术及产品、化学储能与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相关材料等
化工新材料
有机氟硅材料、工程塑料、改性塑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环氧树脂、高性能树脂、聚氨酯材料、高端聚烯烃材料、航天航空用特殊材料、兵工及特殊环境材料等
化工工程与装备
煤化工、炼化成套工艺工程技术及关键设备、干燥/分离及过滤设备、粉体及筛分设备、流体传动及换热设备、制冷设备、分析及检测、实验室仪器、密封件、化工成套装置、泵、阀、管件等通用设备等
基础化工原料
无机、有机化学品及原料,钡盐、镁盐、钾盐、硼化合物及硼酸盐、溴化合物、铬盐、氰化物、氟化合物、磷化合物及磷酸盐、硅化合物及硅酸盐等无机酸碱盐,硝酸、硫酸、盐酸、纯碱、烧碱、电石、活性炭、炭黑、钛白粉等
化学品包装与储运
包装:IBC吨桶、塑料桶、PE阀口袋、纸塑复合袋、塑料编织袋、液袋集装箱充气袋、不锈钢容器、塑料托
盘、木质托盘、周转箱、瓶盖、标签、清洗系统及包装设备等
储运:化工物流公司、存储设备、储罐设计与工程、仓库、罐区、港口、堆场等
危险品物流技术与装备等
数字化-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包装,物流与仓储、智慧安全、制造过程管理信息化及数据互联互通、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化工园
区、绿色创新园区等
化工产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特性,对于战略定位的考虑,需要从较长远期角度出发,这也是很多成功企业所惯用的分析逻辑。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把握中国化工产业长远期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方向性的参考,平头哥分析了未来长周期内全球重要化工市场发展方向,通过市场、技术、战略、环境等几个维度,评估未来长周期内全球化工产业竞争态势和格局。
中国化工产业经过了发展快的10年,截至2025年,中国已成为全球大的化工产业生产国,有诸多大宗化学品产能全球,烯烃、芳烃、锂电池等领域都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中国精细化工产业营收占全球50%市场份额,在染料、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涂料、聚氨酯等领域,在全球市场也具有显著优势。预计未来100年内,中国化工产业需以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为核心,依托完整产业链与内需市场,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在全球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长期看,突破高端技术壁垒并应对资源环境挑战,有望成为全球化工强国。
中国发展优势:1、中国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在快速发展,整体规模不及欧洲水平,增速远超欧美,重点在新能源、生物制造、高端催化剂等领域的技术投入较快,技术发展有望支撑中国化工产业未来20-30年发展。
2、中国政府对于化工产业的支持创出纪录,政府推动“双碳”目标及新兴产业(如光伏、新能源车)发展,内需持续增长。
3、中国硬件设施快速跟进,完善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及工程师红利支撑中国产业升级,该红利将成为中国化工产业未来长周期内重要利好。
中国发展劣势:1、产业结构仍不太合理,高端化产品仍大量需要进口,精细化率仅为发达国家一半,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材料等仍需大量进口。
2、大宗化学品产能过剩,超过80%大宗产品规模达到峰值,利润承压下行,2025年可能是比较惨烈的一年。
3、环保政策无任何松懈,碳达峰目标倒逼传统工艺升级,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面临淘汰。
中国发展机遇:1、全球能源转型需求旺盛,不仅中国,重要发达经济体都在积极拥抱“绿色”,氢能、生物基材料、CCUS技术等绿色领域提供新增长点。
2、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初见成效,东南亚、非洲等地区需求增长,中国企业加速海外布局,预计中国化工企业“出海”或将在未来10年内出现蓬勃发展。
3、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中国化工企业发展赋能,目前中国化工企业的数字化占比较小,AI、工业互联网提升生产效率是大家公认事实,推动“数字炼油”“智能工厂”升级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化工企业30年的重要发展目标。
中国发展挑战:
1、高端技术突破困难,预计在部分高端化工品领域较欧美仍有10-15年的技术差距,特别是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和限制的产品。
2、地缘政治摩擦与贸易壁垒将伴随未来5年时间,出口限制(如化肥、MDI)及“双反”调查可能影响企业出口步伐,这一发展趋势有望伴随未来3-5年时间。
3、中国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资源禀赋,如油气资源、钾盐资源、锂矿资源,这些资源在短期内仍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度,并且原料盈利空间将会被海外市场剥夺,这一趋势预计会影响中国30年左右时间。
中国未来发展趋势:1、中国预计未来30-40年时间坚定不移发展绿色、可持续与高端化,向低碳工艺、生物基材料、高性能化学品转型,减少碳排放是中国化工产业始终坚持的方向。
2、产业链整合是中国化工产业10年内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并且整合成果会持续为中国化工产业发挥红利,向上游油气/煤炭一体化、下游新能源材料延伸及整合。
3、全球化布局是中国化工企业当前为积极的工作,重点向东南亚、新兴市场战略布局,包括的布局方向为投资建厂、当期企业合作、技术拓展等,通过海外建厂、资源并购拓展市场,降低区域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这一趋势预计会伴随未来10年左右时间。
4、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是中国每个企业都必须要做的事情,AI、大数据优化生产与供应链耦合,实现化、智能化生产和运营,未来5年时间头部企业将会陆续完成改造,10-30年中小型企业也将陆续完成改造。
未来100年中国在全球市场份额:1、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化工产业仍将保持40%基础份额不断增长,在新能源材料(如锂电池、光伏)、基础化学品、基础高分子材料领域份额提升。
2、未来20-30年内,中国化工产业将真正进入国际市场竞争,高端化工品国产化得到有效突破,全球占比提升,与欧美日形成真正三足鼎立的局面。
3、未来30-70年内,中国化工产业将会实现真正绿色化转型,技术突破拓展新的赛道,绿色、智能成为中国化工产业的核心支柱,全球化工产业份额有望突破60%,而星际发展带来的化工新需求,如纳米制造、星际旅行用的新材料,可能会成为角逐的主要方向。